搜尋此網誌

2023年7月5日 星期三

大盃皋月杜鵑

大盃皋月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indicum cv.,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半常綠灌木植物,園藝栽培種,皋月杜鵑品種之一,植株叢生狀,株高一、二公尺,植株叢生狀,分枝多,小枝密生,堅硬,莖基部較粗,單葉互生,集生於枝端,葉狹披針形、倒披針形、披針形、長橢圓形,端部鈍形、微尖、鈍尖,基部狹楔形,全緣葉或疏細圓齒狀鋸齒,葉近革質,葉面深綠色,有光澤,兩面疏被褐色糙伏細毛,葉背偏蒼白色,羽狀脈,葉脈中肋較顯著,於表面凹陷而於背面凸出,側脈於葉背微明顯,無托葉,葉柄長二至四公釐,被紅褐色糙伏毛,兩性花,下位花,整齊花,花單生、數枚簇生、總狀花序、圓錐花序,常一至三枚生於枝頂,具花梗,被白色糙伏毛,花萼五裂,裂片橢圓狀卵形、近圓形,先端尖,淡綠色,外面與邊緣常被白色柔毛,單瓣花,花冠漏斗形、闊漏斗形、闊鐘形,花夾雜粉紅、白色,部分花瓣有粉紅條紋、斑塊、斑點,裂片五枚,合生,廣橢圓形,先端圓狀,雄蕊五枚,不等長,比花冠短些,離生,著生於花冠基部,花絲淡紅色,中部以下被微柔毛,花藥深紫褐色,基部具細尖頭,雌蕊心皮三至十八枚,合生,花柱比雄蕊長,無毛,柱頭頭狀、圓齒、淺裂,子房被亮褐色糙伏毛,子房上位,子房四至十八室,中軸胎座,胚珠多數,蒴果,長圓狀卵球形,室間開裂,密被紅褐色平貼糙伏毛,種子細小。

皋月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indicum (Linn.) Sweet in Brit.、Rhododendron indicum SW. var. lateritium (Lindl) DC.,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半常綠灌木植物,又稱皐月杜鵑、臬月杜鵑、東洋鵑、春夏鵑、夏鵑、五月杜鵑、五月花,原產於日本,多園藝栽培種,株高一、二公尺,植株叢生狀,分枝多,小枝密生,堅硬,莖基部較粗,初時密被紅褐色糙伏毛,後近無毛,芽卵球形,鱗片闊卵形,端部急尖,外面與先端具毛,單葉互生,集生於枝端,葉狹披針形、倒披針形、披針形、長橢圓形,端部鈍形、微尖、鈍尖,基部狹楔形,全緣葉或疏細圓齒狀鋸齒,葉長十七至三十二公釐,可達四十五公釐,寬約六公釐,近革質,葉面深綠色,有光澤,葉背偏蒼白色,兩面疏被褐色糙伏細毛,羽狀脈,葉脈中肋較顯著,中肋於葉表面凹陷而於葉背凸出,側脈於葉背微明顯,無托葉,葉柄長二至四公釐,被紅褐色糙伏毛,兩性花,下位花,整齊花,花單生、數枚簇生、總狀花序、圓錐花序,頂生,一至三枚生於枝頂,花梗長六至十二公釐,被白色糙伏毛,花萼筒形,檐部五裂,合生,裂片橢圓狀卵形、近圓形,長二、三公釐,寬一、二公釐,先端尖,淡綠色,外面與邊緣常被白色柔毛,花冠漏斗形、闊漏斗形、闊鐘形,長三、四公分,直徑約三十五公釐,可達六公分,花紅至玫瑰紅色,常具深紅色斑點,有栽培出其他色澤,如:紫、粉紅、白、黃、白底紅、雜色...等,花冠管長約十三公釐,有單瓣、重瓣花之分,單瓣花裂片(花瓣)五枚,合生,廣橢圓形,長十七至二十公釐,寬約十六公釐,先端圓狀,雄蕊五枚,不等長,長十六至二十二公釐,比花冠短些,離生,著生於花冠基部,花絲淡紅色,中部以下被微柔毛,花藥深紫褐色,長約三公釐,基部具細尖頭,雌蕊心皮三至十八枚,合生,花柱長約二十三公釐,可達四十五公釐,比雄蕊長,無毛,柱頭頭狀、圓齒、淺裂,子房長約三、四公釐,密被亮褐色糙伏毛,子房上位,子房四至十八室,中軸胎座,胚珠多數,蒴果,長圓狀卵球形,長六至八公釐,室間開裂,密被紅褐色平貼糙伏毛,種子細小,全株有毒。

「皋月杜鵑」原產於日本,日本名「皐月杜鵑」,或許是字誤用,書寫成「皋月杜鵑」、「臬月杜鵑」。

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Linn.,杜鵑花科杜鵑花屬落葉性至常綠灌木植物,又稱滿山紅、映山紅、照山紅、應春花、紫陽花、迎春花、播田花、馬櫻花、鬧羊花、山石榴、山枇杷、羊躑躅、躑躅、山躑躅、紅躑躅、石嚴,原產於亞洲、北美洲、歐洲,莖直立,多分枝,具毛或無,單葉互生,常簇生於枝端,葉橢圓形、卵圓形、卵形、披針形、倒卵形、橢圓狀卵形、長圓狀倒披針形,大小因品種不同而異,端部微尖、漸尖、鈍尖、圓形,有時具短尖頭,基部漸狹、寬楔形,全緣葉,葉緣常被纖毛,葉大小依品種而異,葉面灰綠、深綠色,葉背灰綠色,有其他顏色或斑葉之品種,羽狀脈,葉脈中肋較顯著,通常葉脈中肋於葉表面凹陷而於葉背凸起,杜鵑類紙質,被刺毛,躑躅(石楠)類革質,有光澤,無刺毛,無托葉,短葉柄或近無葉柄,兩性花,下位花,整齊花,花單生、數枚簇生、總狀花序、圓錐花序、繖形花序,頂生,生於枝端,通常著花二、三枚,花萼筒狀,檐部四至八裂,合生,覆瓦狀排列,宿存,花冠漏斗形、漏斗狀鐘形、闊鐘形、鐘形、筒形、高腳碟形,一般輻形對稱,花色繁多,如:紫、大紅、粉紅、白、黃、白底紅、雜色、複色...等,有單瓣花與重瓣花品種之分,單瓣花五裂(瓣),重瓣花通常十瓣以上,裂片(花瓣)合生,裂片(花瓣)長圓形,其中一瓣常具較深色之斑點,雄蕊四至十枚,約與花冠等長或短些,離生,著生於花冠基部,花絲無毛或具絨毛,花藥常二室,淡黃褐色,先端呈尾狀,頂孔開裂,雌蕊心皮三至十八枚,合生,花柱一至五枚,無毛或具細絨毛,宿存,柱頭頭狀、圓齒、淺裂,子房上位,子房四至十八室,中軸胎座,胚珠多數,蒴果,卵形、近球形、圓錐形、闊橢圓球形、卵狀圓柱形,室間開裂,種子細小,植株具毒。

杜鵑花可歸納為兩大類,主要是根據葉之性質、刺毛、鱗片之有無而分:
1.杜鵑類:葉小型,紙質,葉被刺毛,園藝栽培觀賞者多為此類。
(1)台灣野生杜鵑:台灣原產野生杜鵑群,如:南澳杜鵑、烏來杜鵑、埔里杜鵑、大屯杜鵑、南湖大山杜鵑、金毛杜鵑...等。
(2)平戶杜鵑:原產於中國,傳至日本,經過多年雜交育初之品系,如:白琉球杜鵑、粉紅杜鵑、艷紫杜鵑...等。
(3)久留米杜鵑:又稱麒麟杜鵑,由原產於日本之霧島杜鵑雜交而育成之品系,係日本福岡縣久留米市地區雜交繁衍而成,如:長夏、御代之鏡、金猩猩...等。
(4)皋月杜鵑:同一植株常具不同顏色之花,或一枚花中有兩種不同之花紋色彩,如:千壽訪、大盃、明日香、若惠比須、花月...等。
(5)西洋杜鵑:多由西洋人育出,又分為美國式西洋杜鵑與比利時式西洋杜鵑兩大類,如:玫瑰國王、純淨、復活節遊行...等。
2.躑躅(石楠)類:葉大型,革質,有光澤,無刺毛,植株較高大,如:西施花、台灣杜鵑、紅星杜鵑、著生杜鵑、森氏杜鵑、玉山杜鵑、阿里山杜鵑...等。





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