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23年8月16日 星期三

三峽槭

三峽槭學名Acer wilsonii Rehd.,無患子科楓(楓樹、槭、槭樹)屬喬木植物,原產於中國長江流域至華南地區,生長於中海拔山區疏林中,樹高十至十五公尺,樹皮深褐色,平滑,小枝細瘦,無毛,當年生嫩枝綠色或淡紫綠色,多年生老枝紫褐色或紫綠色,冬芽小,淡黃褐色,鱗片六枚,外側微被柔毛,單葉互生,葉掌狀,常三裂,稀基部再二裂而成五裂,裂片卵狀長圓形或三角狀卵形,裂端銳尖,有尖尾,基部圓形,稀截形或近心形,裂緣全緣,葉長八至十公分,寬九至十公分,裂片長十至十五公釐,葉薄紙質,葉面綠色,掌狀脈,葉脈於表面凹入而於背面隆起,無托葉,葉柄長,兩性花或單性花,雌雄同株或雌雄異株,繖房花序、繖形花序、總狀花序穗狀花序,或圓錐花序狀排列,頂生,總花梗長二、三公分,花梗長六至十公釐,細瘦,無毛,花萼筒狀,先端五裂,分離,黃綠色,無毛,裂片卵狀長圓形,先端鈍尖,長約一、二公釐,花冠輻狀,輻射對稱,花白色,花瓣五枚,覆瓦狀排列,長圓形,先端鈍尖或有不整齊齒牙狀鋸齒,與萼片等長或略長,基部常具鱗片狀物,內有蜜腺,花盤環狀,肉質,無毛,位於雄蕊外側,雄蕊八枚,長約四公釐,花絲離生,無毛,花藥黃褐色,雌蕊心皮二枚,合生,花柱近無毛,長約二公釐,柱頭二枚,平展,子房具長柔毛,於雄花中不發育,子房上位,子房二室或二裂,中軸胎座,雙翅果,離果(離果),小堅果狀,黃褐色,常呈下垂狀圓錐果序,果卵圓形或卵狀長圓形,特別凸起,網脈顯著,長五、六公釐,寬三、四公釐,翅基部狹窄,連同小堅果共長二、三公分,扇形翅(雙子狀),兩兩對生,張開近水平,成熟之翅果由綠轉紅褐色,每室內藏種子一枚。

三峽槭原屬於楓樹科,楓樹(槭樹、楓)科依APG分類法,併入無患子科。

楓屬學名Acer L.,無患子科楓(楓樹、槭、槭樹)屬落葉或常綠喬木或灌木植物,又稱楓樹屬、槭樹屬、槭屬,原產於亞洲、歐洲、美洲,樹株直立,莖幹暗灰色,常多分枝,淡灰、淡綠灰色,皮孔少,近圓形,冬芽具多數或二至四枚對生之鱗片,覆瓦狀排列,葉對生,單葉、複葉,不裂或羽狀分裂,小葉可達十一枚,葉掌狀、圓形、橢圓形、卵形,端部鈍至銳形,基部圓鈍、截形至心形,葉全緣、分裂或鋸齒,葉形大小依品種而異,薄紙質、膜質、厚質,葉綠、黃、橙至紅色,掌狀脈、羽狀脈,明顯或不顯著,通常無托葉,具葉柄,長或短,單性花或兩性花,整齊花,單性花雌雄同株或雌雄異株,繖房花序、繖形花序、總狀花序、穗狀花序、圓錐花序,頂生或側生,花序由著葉小枝枝頂芽生出,或由小枝旁之側芽生出,下部具葉,下部無葉,花萼四、五枚,萼片分離,花小,花冠幅形,幅射對稱,花瓣缺或存,具花瓣時,花瓣四、五枚,花盤環狀或微裂,肉質,稀不發育,雄蕊四至十二枚,通常八枚,生於花盤內側、外側,稀生於花盤上,花絲短,離生,雌蕊心皮二枚,合生,花柱二裂,稀不裂,柱頭二枚,柱頭通常反捲,雄蕊部分退化,子房上位,子房二室或二裂,中軸胎座,翅果(離果),小堅果狀,凸起或扁平,側面具扇形翅(雙子狀),兩兩對生,張開,成各種大小不同之角度,每室內藏種子一枚,蟲媒或風媒植物。

依中國古書《救荒本草》所述,「槭」與「楓」是指不同品種之植物,「楓樹」是指Maple,「槭樹」是指Acer,而日本常將「楓」稱之「槭」,近代許多植物漢名又多承襲自日本,從此兩者混稱,且Maple是Acer中某一系列品種之稱呼,結論:「槭樹」等於「楓樹」,至於「楓香」,依分類是金縷梅科楓香屬植物,現已獨立成科:楓香科。

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